開放僑外生從事護佐、物流司機 將再研議 開放僑外生從事護佐、物流司機 將再研議 勞動部近期預告副學士以上僑外生可從事旅宿業服務工作,初聘薪資至少要新台幣3萬元以上,預計8月底就能上路,勞動部長何佩珊8日表示,除旅宿服務工作外,後續對於其他部會提出護佐、物流司機等,會再跨部會研議,另年底將會提出就業服務法修正草案,推動僑外生個人工作許可制。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薪資達每月3.5萬元 免除訓練資格 旅宿僑外生上限3成 薪資達每月3.5萬元 免除訓練資格 旅宿僑外生上限3成 勞動部7日預告藍領審查標準草案,副學士以上畢業僑外生在台從事旅宿服務工作資格,除學歷外並須取得交通部觀光署或教育部認可之80小時訓練或實習證明或切結書,初聘每月薪資不低於3萬元,若雇主願意給予每月薪資不低於3.5萬元,則可以免除訓練資格;旅宿僑外生名額上限不得超過員工人數的3成。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畢業僑外生旅宿服務工作擬8月底上路 雇主須合法登記 畢業僑外生旅宿服務工作擬8月底上路 雇主須合法登記 旅宿業疫後爆發缺工潮,為解決旅宿業人力荒,勞動部近期啟動法制程序, 6日先行預告修正雇主聘僱辦法草案,擬放寬在台取得副學士僑外生可留台從事旅宿服務工作,預計8月底前上路,初次聘僱旅宿僑外生薪資要求達3萬元,雇主資格則要持有合法觀光旅館業營業執照、旅館業或民宿業登記證。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僑外生留臺工作評點制 正式取消人數上限 僑外生留臺工作評點制 正式取消人數上限 勞動部修正發布外籍白領審查標準,正式取消僑外生評點制每年人數上限,另放寬財團法人及社團法人聘用外國專業人才規範,有特殊理由經認定後,可不受社員人數、設立基金金額或業務支出費用的限制。勞動部1日修正發布「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六款工作資格及審查標準」,正式取消僑外生評點制人數限制。日前也已發函公告修正今年度僑外生評點制的申請文件、程序等事項,取消今年度原訂的7千人額度,並可溯及6月16日。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補缺工僑外生優先 業者對政策仍陌生 補缺工僑外生優先 業者對政策仍陌生 觀光旅宿、餐飲業都喊缺工,業者近日於立院公聽會呼籲政府開放移工;但根據近期跨部會共識,政府仍以擴大開放僑外生投入來因應缺工。但許多業者對於聘僱規定、規範放寬等仍不清楚,目前也有餐旅工作成跳板、工時不足等難題,國發會表示將參考相關意見再精進。 1111人力銀行與立委王鴻薇23日共同舉辦「觀光旅宿餐飲業缺工調查暨公聽會」,會中就有業者詢問相關問題,包括:開放的具體內容、非相關科系從事餐旅工作的技術條件、僑外生工時限制能否放寬。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僑外生評點制今年7,000人上限取消 雇主資格、企業刻板印象仍待改善 僑外生評點制今年7,000人上限取消 雇主資格、企業刻板印象仍待改善 勞動部11日公告僑外生評點制相關規定事項,取消今年度許可人數7,000人的上限,追溯至6月16起生效。企業若想透過評點制聘僱僑外生,不受許可人數限制,只要符合雇主資格,並且僑外生在總分200分的評點項目中取得70分,即可取得工作許可,從事已開放的專門性和技術性工作。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僑委會舉辦企業說明會 為評點制釋疑 促僑、外生擴大留用 僑委會舉辦企業說明會 為評點制釋疑 促僑、外生擴大留用 配合國家人口政策,僑委會近年積極推動招生、協助僑生留臺工作,今年已舉辦多場企業聘用說明會,超過700家企業和學校代表參與。僑委會指出,雖然政府從2014年就實施「畢業僑外生留臺工作評點制」,大幅放寬僑外生留臺工作限制,不過現階段仍有許多企業不了解法規,望而卻步。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立院協商新住民專法 納中階移工有共識 立院協商新住民專法 納中階移工有共識 立院內政委員會2日召開新住民專法協商,朝野對修法方向仍有爭議,除有立委提及民團希望暫緩協商的呼籲,新法名稱、是否擴大包含藍領移工、僑外學生等也是討論重點。對於專法適用對象,內政部長劉世芳說明,行政院版本草案已參酌《入出國及移民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雇用法》,將新住民擴大包含婚姻、專業、技術、投資移民及新住民子女。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勞動部預告 取消僑外生評點制人數上限 勞動部預告 取消僑外生評點制人數上限 勞動部1日預告修正「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六款工作資格及審查標準」第五條之一草案,取消僑外生評點制配額限制。勞動部指出,自評點制實施以來,僑外生留臺工作人數逐年增加,近3年核准人數都達到當年開放配額9成,且僑外生在臺灣接受高等教育培育、求學和生活上已適應臺灣社會,長遠而言應該留住僑外生人才。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擴大留用僑外生 運輸、護佐待會商 擴大留用僑外生 運輸、護佐待會商 勞動部與教育部共同宣布技能競賽開跑,除強調技職復興、與產業銜接,也談到擴大留用僑外生回應人力缺口,除已確定開放僑外生從事旅宿業中階技術工作外,護佐、運輸司機也正討論中,今年內也將有相關修法鬆綁規範。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