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署疫後穩定旅宿業新聘近3千人 申請補助人數有落差 反映留人不易 觀光署疫後穩定旅宿業新聘近3千人 申請補助人數有落差 反映留人不易 交通部觀光署為協助改善旅宿業缺工問題,疫後辦理「穩定旅宿服務量能」獎助業者,立院要求於年度計畫結束後提出績效檢討報告。觀光署今年1月報告指出,業者依計畫申請新聘人力近3千人,但與申請補助人數有落差,反映業者留人不易;觀光署也同時推動僑外生留臺、外籍生來臺實習,協助補實人力。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僑生專班再受關注 僑委會將推語文加強 達標才能投入實習 僑生專班再受關注 僑委會將推語文加強 達標才能投入實習 近期有媒體揭露僑生專班學生打黑工、仲介介入等情況,僑委會的專班執行狀況也受到立委關切,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表示會將相關資源做更好的運用,也實施一系列改善措施,包括今年度專班將實施語言篩選分流,語言不足者必須先修華語班,能力達標後才能進入實習場域。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旅宿業衰退又缺工 觀光署調整印尼學生實習審理原則 旅宿業衰退又缺工 觀光署調整印尼學生實習審理原則 民間智庫推估去年國人旅遊總花費破億創新高,但國內旅遊總支出占比低,出國市場旺盛,國內旅宿業則僅以觀光旅館住宿率有提升。此外,旅宿業仍面臨人力吃緊,近期開放僑外生擔任房務工作尚無申請、外國實習生也發生卡件狀況。針對近年以產學合作吸引僑外生補實人力,學者專家認為應讓教育回歸本質,業界也要思考營造對人才具有吸引力的工作環境。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國際專修部語言要求嚴 對外生仍有吸引力 學生續留意願高 國際專修部語言要求嚴 對外生仍有吸引力 學生續留意願高 教育部為改善招生亂象、引導穩定有序地擴大招收僑外生,從111學年度開始針對重點產業推出國際專修部的招生模式,除了提高語言能力要求,也增加訪視、中轉安置等機制。相對於更多時間投入實習的產學專班,國際專修部對東南亞學生也有一定吸引力,除了反映臺灣生活環境、高教資源優勢,學校的特色與輔導,也是招生增長的重要因素。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僑外生取得工讀工作許可 人數超過6萬 僑外生取得工讀工作許可 人數超過6萬 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取得工讀許可的僑外學生超越6萬人來到新高;外國專業人員有效聘僱許可人次約4.9萬人,當中專門性或技術性工作者約3.5萬人。除了越南、印尼漸成從非技術到技術工作的核心外籍勞動力,少部分國家如緬甸、印度的工讀或專業人員也有顯著成長,反映各國留學生、海外工作者的差異。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旅宿僑外生無申請 業者:人力穩定是關鍵 仍期盼移工開放 旅宿僑外生無申請 業者:人力穩定是關鍵 仍期盼移工開放 為解決旅宿業缺工問題,勞動部去年8月開放畢業僑外生可從事房務中階技術工作,但截至目前申請數仍掛零,勞動部表示相關科系較常循評點制留臺,非本科系投入房務工作則尚須接受80小時訓練,而相關課程尚未開辦;觀光署則表示預計4、5月先開1班,若實際上有需求再加開。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產業缺工問題 優先進用本國勞工 審慎思考整體勞動力政策 產業缺工問題 優先進用本國勞工 審慎思考整體勞動力政策 勞動部指出,針對產業缺工問題,行政院要求勞動部於2月底前提出全國產業政策,勞動部長先前已進行首次報告,勞動部仍必須以優先進用本國勞工為原則,推動企業加薪,以審慎思考整體勞動力政策。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促進國際生留臺 教育部辦產學座談 促進國際生留臺 教育部辦產學座談 為促進優秀國際人才畢業後留臺就業,教育部自113學年度起推動「大專校院國際生留臺就業輔導專業化計畫」,補助大專院校建立國際生就業輔導機制,近日也在北、高兩地分別舉辦產學座談會,邀請長照、生技、金屬與機械等領域代表與學界面對面交流,也蒐集學校端需求,未來可能陸續針對半導體、餐飲旅宿等領域開辦座談會。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僑生、外國學生人數持續增長 教育部研擬修法 強化實習權益 僑生、外國學生人數持續增長 教育部研擬修法 強化實習權益 教育部1月公布113學年度新生註冊率和各校統計資料,境外新生突破2萬人,境外學生修讀學位人數近7.9萬;境外學生人數持續增長,教育部為強化學生權益正研議修正校外實習相關法規,包括考慮參考建教合作,加嚴實習機構條件。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中階技術人力核准4萬人 家庭看護佔半數 中階技術人力核准4萬人 家庭看護佔半數 為解決缺工,有效補充雇主所需長期穩定的勞動力,勞動部111年4月起推動「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協助雇主留用資深移工從事中階技術人力工作,截至113年12月31日止,核准人數破4萬人,其中6成是社福類中階技術人力,又以家庭看護占絕大多數達2.3萬餘人。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