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0-康林電子報 20240220-康林電子報 臺灣與印度政府為強化雙邊勞務合作關係,歷經多年協議,已於113年2月16日由我國駐印度代表處葛葆萱大使及印度台北協會葉達夫會長視訊簽署MOU,雙方後續將依程序完成換文,並儘速召開工作層級會議,持續討論未來開放行業及數額、移工來源地區、聘僱資格及招募方式等細節。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申請條件不變 印度移工不涉及人數增加 申請條件不變 印度移工不涉及人數增加 台灣印度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後,印度移工議題即引發各界討論。勞動力發展署長蔡孟良2月19日晚間公視《有話好說》節目上表示,未來開放的範圍不會擴及到尚未同意引進移工的行業,因此不涉及總人數的增加,也會參考其他國家引進的模式,挑選較能貼近台灣文化的地區。專家學者也提到,產業若要補足人力,需從提高薪資、改善工作條件著手,而新增來源國,應被視為因應未來風險的政策工具,而非缺工的唯一解方。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臺印移工MOU 許銘春:小額引進不影響民眾就業 臺印移工MOU 許銘春:小額引進不影響民眾就業 臺灣與印度簽署移工合作備忘錄(MOU),外界出現將會衝擊本國勞動市場、打壞薪資行情等不同質疑的聲浪。為此,勞動部長許銘春今(20)日在立法院受訪時表示,該協議不會大量引進印度移工,也不會影響民眾就業。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引進印度移工 勞動部:初期採小規模試辦 引進印度移工 勞動部:初期採小規模試辦 臺印度簽署MOU將引進印度移工,初期採小規模試辦。台灣失能者家庭暨看護雇主協會指出需擴大自由度,才足以填補照護人力。就業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榮譽理事長黃杲傑則指出,政府管制之餘仍須倚賴自由市場機制,促進競爭並確保外籍勞動力優化。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印度移工對臺灣是助力?阻力? 產官研大哉問 印度移工對臺灣是助力?阻力? 產官研大哉問 印度移工話題從2023年開始,點燃國人不同立場的對立與衝突。前立委溫玉霞曾在議會質詢表示,移工逃逸問題點在於如何完善外籍移工管理,也要求勞動部給予正面規劃;且前立委何志偉也表示,如能有良好的配套措施,引進印度移工能使臺灣及印度雙贏,以利各產業發展。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雇主扣留證件強迫勞動 可處3年以下徒刑 雇主扣留證件強迫勞動 可處3年以下徒刑 「人口販運防制法」部分條文日前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今年元月起正式上路。嘉義縣政府勞工暨青年發展處表示,此次修法後擴大打擊人口販運等新型犯罪,加重法定刑期,並同步修正「人口販運防制法施行細則」等配套子法。若雇主以扣留證件迫使勞動者在惡劣環境下繼續工作,恐面臨3年以下有期徒刑,提醒雇主切勿觸法。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近5萬家臺北市企業 已依法成立勞資會議 近5萬家臺北市企業 已依法成立勞資會議 為輔導事業單位依法成立勞資會議,臺北市政府勞動局自107年起陸續針對轄內事業單位,依人數規模執行分期輔導。截至112年底止,已發函催設6,063家,輔導完成4,335家,輔導完成設立比例約達72%。另外,去年12月初次設立勞資會議的事業單位計有71家,累計設立勞資會議的事業單位,包含分支機構在內已達到49,828家。勞動局表示,針對尚未成立勞資會議的1,700餘家,仍將持續清查並發函輔導,也會納入專案勞動檢查對象,進一步確認事業單位是否有實施加班、變形工時等事項。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印度MOU簽署 全聯會表達高度肯定 印度MOU簽署 全聯會表達高度肯定 勞動部2月16日透過新聞稿,證實台灣、印度雙方已透過視訊簽署MOU,後續將依程序完成換文。對此中華民國就業服務全國聯合會表示,持續開發新的移工來源國已是刻不容緩,對於雙方完成MOU初步簽訂表達支持及高度肯定,並相信未來在引進規劃上,相關部會定會考量產業發展現況,循序漸進開放,緩解國內各行業缺工困境。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印度移工來了! 臺印度雙方已簽署勞工合作備忘錄(MOU) 印度移工來了! 臺印度雙方已簽署勞工合作備忘錄(MOU) 臺灣與印度政府為強化雙邊勞務合作關係,歷經多年協議,已於113年2月16日由我國駐印度代表處葛葆萱大使及印度台北協會葉達夫會長視訊簽署MOU,雙方後續將依程序完成換文,並儘速召開工作層級會議,持續討論未來開放行業及數額、移工來源地區、聘僱資格及招募方式等細節。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自東南亞地區返國 應留意境外移入風險 自東南亞地區返國 應留意境外移入風險 農曆春節連假結束,移工陸續返回工作崗位。臺南市登革熱防治中心提醒,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不分四季,隨時可能進入到社區,自東南亞入境的移工、新住民及民眾已陸續返臺,應落實環境巡查落實孶清,避免境外移入病例造成病毒傳播。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