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營造源頭防災 加重建商業主責任 強化營造源頭防災 加重建商業主責任 近年重大職業災害未能有效減災,尤其營造工程職業災害高居不下,勞動部7日預告修正職業安全衛生法草案,從源頭防災,加重建商、業主與各級承攬承包商的管理責任,並將罰鍰上限提高「5倍」至150萬元,同時對外公告事業單位名稱,以及違反事由等。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一般營造移工9月增6百人 達到6,911人 一般營造移工9月增6百人 達到6,911人 勞動部公布最新移工統計數據,至9月底全臺移工總數已破80萬大關,其中營造移工部分達到3萬3,828人,較上個月增加898人,較去年同月增加1萬2,195人。其中依政府重大公共工程專案申請的移工人數仍最多,為2萬2,643人,依民間重大投資工程申請的移工為4,274人。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勞動部重申工程承包業者應合法聘僱外國人 勞動部重申工程承包業者應合法聘僱外國人 勞動部重申,公共工程及一般營造業都已開放合法聘僱移工,雇主聘僱外國人須依法申請許可,並在僱用前應驗證外國人合法居留證及工作許可,聘僱非法者將重罰。勞動部說明,近日發生非法僱用且職災死亡的事件,已請地方政府勞工機關及職業安全衛生檢查機構積極查處非法僱用及職業災害案件承包商雇主的責任,也將請公共工程的主辦機關,督促承包商遵守合法僱用外國人及職業安全衛生法規。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營造業墜落66死 勞動部將修法強化承攬管理責任 營造業墜落66死 勞動部將修法強化承攬管理責任 為降低營造業職災,勞動部將113年訂為「營造業墜落打擊年」,目標是全年營造業墜落職災死亡人數低於68人,勞動部長何佩珊16日在立院衛環委員會詢答時,截至今年9月底,營造業已有66人墜落致死,她坦言達標確實有困難,勞動部近期預告職安法修正草案,將強化承攬管理責任、教育訓練。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重建處BIM身障專班結訓 助投入營造業 重建處BIM身障專班結訓 助投入營造業 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首屆「BIM機電工程師職訓身障專班」結訓,勞動局長高保華表示,過去大眾對身障者從事的就業職類多偏向基礎或簡易的工作型態,此次成功培訓出9位成績合格的優秀學員,已有營造建築企業等候面試進用,呼籲尚未足額進用的企業學習、效法此種訓練即僱用的模式。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工總白皮書人力資源篇 營造業外展首度列入 強化移工運用彈性 工總白皮書人力資源篇 營造業外展首度列入 強化移工運用彈性 全國工業總會發布2024年白皮書,在「勞資關係暨人力資源」方面,包含放寬引進移工限制、擴大吸引及留用外籍人才、推動技職教育、鬆綁及檢視勞動法規等多項議題,共20項子題。為解決營造業缺工問題,白皮書建議開放移工外展,允許大型廠商釋放多餘人力,提供不具備引進條件的中小型廠商僱用,以及延長中高齡再就業雇主補助方案等,都是今年首次提出的內容。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營造移工近3.3萬 一般營造破6千 營造移工近3.3萬 一般營造破6千 勞動部更新移工統計數據,營造移工部分仍以「一般營造業」增加人數最多,較上月增幅11%。國土管理署表示1.5萬額度用盡,將清查未完成招募情形,再研議釋出名額,並視聘僱狀況再向勞動部提案增額,目前聘僱人數約達總額4成。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營造業墜落職災死亡比例高 勞安所編撰預防技術指引 營造業墜落職災死亡比例高 勞安所編撰預防技術指引 營造業占重大職業災害的比率長年居各產業的首位,其中致災類型最高即為墜落,近年營造業墜落職災死亡比例高達6、7成,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指出,根據各項肇災因子,以「配置不當」、「本體防護不足或無安全設施」與「性能及強度不足」等三項關鍵做為防災的預防重點,以期降低墜落災害發生。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一般營造移工額度用盡 申請招募許可近9成 實際聘僱僅4成 一般營造移工額度用盡 申請招募許可近9成 實際聘僱僅4成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近日已公告,一般營造業移工1.5萬名額度已用罄(核發認定函共1,292件),目前停止受理申請,待有額度可供分配時再公告受理。若待補件申請未過,或未在效期內取得招募許可,都可能再釋出名額,目前申請招募許可已近9成,而實際聘僱方逾4成。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8/28起 承接營造工申請聘僱許可最長3年 8/28起 承接營造工申請聘僱許可最長3年 113年8月28日起,雇主承接重大公共工程、民間重大工程與一般營造工作外國人,可申請聘僱許可期間最長3年,不僅是補足原剩餘聘期。勞動部113年8月26日公告修正「外國人受聘僱從事就業服務法第46條第1項8款至第11款規定工作之轉換雇主或工作程序準則」部分條文。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