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實施遠距工作26.5% 回到疫前水準 開放員工申請比例翻倍 逾七成轉變型態
【外勞社記者楊孝慈十一月廿一日臺北報導】COVID-19疫情讓許多企業採用遠距辦公型態,根據調查,疫情結束後,仍有26.5%的事業單位繼續採用此種新興模式,且開放員工申請遠距的企業比例攀升約一倍。企業實施遠距工作的動機,「數位轉型」及「員工福利」的佔比及重要性,均較疫情前攀升。另外受訪勞工多認為,遠距工作期間「生活工作平衡」有所改善,但「溝通聯絡所花費時間」、「技術支援需求」均增加,是遠距模式下的主要挑戰。
中華經濟研究院受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所委託進行「遠距工作實施概況及勞動權益調查」,涵蓋面向包括遠距工作實施動機、產業性質、實施模式、未來趨勢及勞動關係,回收近2千份勞工問卷,其中包含5百多家企業高階主管代表,11月21日由計畫主持人陳馨蕙博士發表研究成果。
遠距比例存在行業差異 多數勞工認為影響薪資
陳馨蕙表示,疫情前台灣採用遠距辦公的企業約26.39%,疫情期間躍升至70.49%,特別是金融保險業、電子光學業,比例均攀升至八成以上,但產業職務差異性較大,如製造業中的基礎原物料產業,即使在疫情期間也僅五成左右有採取遠距工作,且以特定部門或人員為主。
調查並發現,在今年7月後,實施遠距的比例回到26.25%,相當於疫情前的水準,但公司允許員工申請遠距的比例較疫情前增加近一倍,由2.4%增加至4.1%。
陳馨蕙指出,企業實施遠距的原因,疫情前後均以避免群聚、時間運用更彈性為最主要考量,但疫情後「數位轉型」及「員工福利」的佔比都有顯著增加,且疫情期間未採行遠距的企業或勞工,超過七成表示目前有進行數位或遠距型態與制度的調整,包含視訊會議增加、工作流程改善、數位化、導入電子打卡等,顯示遠距工作已成為新型態的選擇,且逐漸演變為台灣產業趨勢。
在工作生活平衡方面,相對於非遠距工作期間,有遠距工作經驗的勞工多認為「陪伴照顧孩子或長輩/家務處理時間」增加,且「生活工作平衡」改善;惟「心理壓力」(如社會孤立及缺乏同仁朋友交流)及「非工作時間受工作訊息打擾的時間」(離線權)都有增加。
在勞動條件上,則以「薪資」、「加班費」與「職業災害認定與補償」相對於非遠距工作期間皆變差,僅「特休申請安排」相對容易。
彈性模式擴大招募範圍 雇主善用有助吸引人才
遠距工作模式最需保障的前五大權益,依勾選比例排序為「合理客觀的工作監督制度」佔45.8%,「薪資」42.7%、「與傳統工作模式相同的福利」39.4%、「政府制定明確法規制度」33.4%和「所需軟硬體如筆電網路等提供」32.5%。但超過六成事業代表最優先為「薪資」,勞工則以「合理客觀的工作監督制度」為首要,顯示勞資雙方存在認知差距。
人資代表認為,遠距工作提供了更彈性與混合的工作模式,可讓徵才的地理範圍擴大,並減少婦女因家庭照顧離開職場的機會。台灣的缺工狀況目前看不出緩解的跡象,除加薪外,建議企業可善用遠距工作,提供更彈性或混合的工作模式來吸引人才與留才。
文化大學助理教授康雅菁則提到,雇主可對遠距工作進行職前訓練計畫,進而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及自我激勵回饋,或透過各式工具維繫人際互動。另外國際間亦有倡議,晉升機會不因實施遠距工作而產生公平問題,而應回歸績效面評量,也是企業需要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