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步入高齡 北社盟盼關注社福需求 建議增多語衛教資源 通譯員擴充長照知能
【外勞社記者楊孝慈十二月廿一日臺北報導】新住民移民歷程已近40年,許多都已進入高齡階段,民間團體表示,新住民的長照需求,需要政府投入更多資源。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白皮書呼籲北市府,除健全基礎資料庫外,也應製作衛生教育、傳染病或疾病知識、一般醫療資訊、長期照護、1966等多國語言資訊,以及多國語言衛教宣傳片。現有的健康通譯員也需要增加長照、社福政策基本知識,因應新住民全齡照護與社福需求。
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12月21日針對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進行體檢,檢視各局處在相關議題上的回應。包含兒童、少年、婦女、老人及身障等五個領域,共提出39項議題,另有3個共同訴求。北社盟表示,近一年僅衛生局在其中一項老人福利議題上有顯著改善,有進步或些許進步有19項,毫無改變則有17項,另有2項暫不檢測。
有關少年就業方面,北社盟表示,少年打工時常面臨低薪、苛扣薪資等不平等的待遇,但勞動部及台北市政府勞動局僅有粗淺的統計資料,無法反應打工時遇到的困難。另外近年青少年打工常使用充斥非典工作的小雞上工APP作為求職管道,反而缺乏保障。
白皮書呼籲,勞動局及教育局未來應長期建置青少年勞動現況與服務統計資料庫,並每年公開,才能提供更適切的求職服務,也應加強寒暑假期間以外的少年勞動現況稽查,強化相關法律、勞動權益、防制職業災害、職場霸凌等資訊。
社福團體也發現「婦女就業適應」為婦女就業的一大要點,但因部分自我價值觀較低落,導致在職場中較難維持穩定。
北社盟指出,勞動局及勞動部雖有提供就業促進工具,如僱用獎助措施鼓勵雇主僱用二度就業婦女,最高補助企業每月1.3萬元,最長12個月,以及設有專屬業務輔導員、參與職訓期間照護補助等,但台北市職能發展學院開設的職能培訓課程雖以二度就業婦女優先,但對具備中文聽說讀寫能力者,可能排除具有工作熱忱,甚至接受培訓課程後,受限於中文讀寫而無法完整培訓,例如通過技術考試卻無法通過筆試,是否會排擠中高齡及新移民,有待後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