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要求印度移工國對國直聘 MOU須經立法院審議 民團要求印度移工國對國直聘 MOU須經立法院審議 臺灣與印度簽署勞工合作備忘錄,因細節與時程尚不明朗,各界仍有疑慮。臺灣移工聯盟(MENT)今日於立法院前召開記者會,提出備忘錄應送立法院實質審議、引進印度移工應採國對國直聘制度兩項訴求。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印度移工試辦包含營造業?國土管理署:配合勞動部規劃 印度移工試辦包含營造業?國土管理署:配合勞動部規劃 臺灣將開始引進印度移工,於多國從事建築營造工作,印度營造工人素質頗受肯定,初期小規模試辦是否將包含營造業?國土署表示將配合勞動部規劃。 臺印度簽署 (MOU),將開放印度移工來臺,引進行業與人立由臺方決定,仍待勞動部後續與印度方商討執行細節。初期將採小規模試辦,再視情況逐步增額。有強烈缺工需求的營造業、失能者家庭皆關注初步引進是否包含營造移工與家庭看護。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印度移工牽涉國內利益糾葛?勞動部:增加移工來源回應社會期待 印度移工牽涉國內利益糾葛?勞動部:增加移工來源回應社會期待 從臺灣與印度洽談簽署MOU開始,開始有不同的聲音反饋給勞動部,面對前立委蔡正元點出的問題,勞動部表示,目前臺灣移工失聯惡化肇因於疫情,同時增加移工來源國是積極回應社會期待與產業需求,且依循現行法令我國移工引進管道多元,雇主可依自身需求選擇辦理。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印度人力遍佈國際 陳建仁:不該貼歧視標籤 印度人力遍佈國際 陳建仁:不該貼歧視標籤 臺灣印度日前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不過外界仍有質疑聲浪。行政院長陳建仁2月22日於行政院會中表示,部分人士污名化世界所依賴的印度移工,對印度人民相當不公平,也容易造成國際社會對臺灣的誤解。他也請勞動部持續對相關錯誤與不實訊息加以澄清,也希望有心人士不要繼續對印度的誤解。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引進印度移工網路反對聲浪漸減 引進印度移工網路反對聲浪漸減 臺灣與印度正式簽署MOU,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反對連署尚未達標,網路社群反對聲浪銳減;而對於少數歧視性言論,印度官方與臺灣統計數據也顯示移工在海外並沒有更顯著的犯罪率。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申請條件不變 印度移工不涉及人數增加 申請條件不變 印度移工不涉及人數增加 台灣印度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後,印度移工議題即引發各界討論。勞動力發展署長蔡孟良2月19日晚間公視《有話好說》節目上表示,未來開放的範圍不會擴及到尚未同意引進移工的行業,因此不涉及總人數的增加,也會參考其他國家引進的模式,挑選較能貼近台灣文化的地區。專家學者也提到,產業若要補足人力,需從提高薪資、改善工作條件著手,而新增來源國,應被視為因應未來風險的政策工具,而非缺工的唯一解方。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臺印移工MOU 許銘春:小額引進不影響民眾就業 臺印移工MOU 許銘春:小額引進不影響民眾就業 臺灣與印度簽署移工合作備忘錄(MOU),外界出現將會衝擊本國勞動市場、打壞薪資行情等不同質疑的聲浪。為此,勞動部長許銘春今(20)日在立法院受訪時表示,該協議不會大量引進印度移工,也不會影響民眾就業。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引進印度移工 勞動部:初期採小規模試辦 引進印度移工 勞動部:初期採小規模試辦 臺印度簽署MOU將引進印度移工,初期採小規模試辦。台灣失能者家庭暨看護雇主協會指出需擴大自由度,才足以填補照護人力。就業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榮譽理事長黃杲傑則指出,政府管制之餘仍須倚賴自由市場機制,促進競爭並確保外籍勞動力優化。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印度移工對臺灣是助力?阻力? 產官研大哉問 印度移工對臺灣是助力?阻力? 產官研大哉問 印度移工話題從2023年開始,點燃國人不同立場的對立與衝突。前立委溫玉霞曾在議會質詢表示,移工逃逸問題點在於如何完善外籍移工管理,也要求勞動部給予正面規劃;且前立委何志偉也表示,如能有良好的配套措施,引進印度移工能使臺灣及印度雙贏,以利各產業發展。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印度MOU簽署 全聯會表達高度肯定 印度MOU簽署 全聯會表達高度肯定 勞動部2月16日透過新聞稿,證實台灣、印度雙方已透過視訊簽署MOU,後續將依程序完成換文。對此中華民國就業服務全國聯合會表示,持續開發新的移工來源國已是刻不容緩,對於雙方完成MOU初步簽訂表達支持及高度肯定,並相信未來在引進規劃上,相關部會定會考量產業發展現況,循序漸進開放,緩解國內各行業缺工困境。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