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移工到宅指導 將服務35個家庭 尚有一半名額 將依申請個案需求評估
【外勞社記者楊孝慈2025年4月25日報導】為提升外籍家庭看護工居家照護技能,加快移工融入工作職場,花蓮縣政府社會處辦理「外籍家庭看護工照顧技巧到宅訓練」計畫,即日起受理雇主提出申請。社會處表示,今年首年執行,預計服務35個家庭,目前已有15件已提出,凡在花蓮縣內合法聘僱外籍看護工,且有提升照顧技能需求的家庭,可電洽社會處移工專線(03)822-0931報名,把握有限名額。
社會處說明,考量初次來臺工作的外籍看護工照顧技巧較生疏,申請條件原則上以新入國3個月內為優先,但被照顧人狀況會隨病況發展而有變化,所需具備的照顧專業也不盡相同,或者有些外籍看護工轉換新雇主,需要更複雜的技巧,因此雇主只要有需求,即使移工來臺已超過3個月仍可提出申請,社會處會評估個案情形以及被照顧人狀況提供服務。
新入境、需強化專業列優先對象
根據勞動部統計,目前花蓮縣移工總數共有5,614人,其中家庭看護工人數為3,442人,佔縣內移工人數比例高達61%,加上人口老化,雇主聘僱外籍看護工比例也逐年增加。
縣府表示,移工因語言、文化隔閡常引發環境適應不良問題,實務上常接到雇主反映看護工基本的專業訓練不足,照顧品質有待提升等困擾,若因外籍家庭看護工照護知識不足,容易做出錯誤的照顧方法,不僅長者無法獲得妥善照顧,也影響勞雇關係和諧。
此項計畫是由專業護理師傳授照顧技巧,過程中搭配通曉移工母語的通譯員進行同步翻譯,確保外籍看護工充分理解,所有費用由縣府全額負擔,訓練過程移工與家庭成員都能共同參與,期望藉此優化被照顧者的日常生活,縮短看護工與被照顧長輩彼此的磨合期。
教學搭配通譯 不限特定國籍
社會處進一步說明,移工於來臺前,在母國雖已接受基本照護訓練,但實際投入照顧工作時,常因隨著被照顧人身心狀況有所變動,所需要的照護技巧也不同。今年度到宅訓練共安排2節課程,共計約90分鐘,內容有生命跡象徵測、日常生活照護,用藥常識、壓傷處理、預防職業傷害,移位 技巧、翻身、拍背,如何減少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傷害、實作課程等,由專業護理師與通譯人員依被照顧人的狀況,對移工進行一對一指導,過程中搭配實作演練,協助移工避免職業傷害,也讓被照顧者有更安全舒適的照顧體驗。
此外,此項計畫未限定國籍,只要外籍看護家庭均可。
參加訓練的印尼籍移工雅妮因為第一次來臺工作,因為語言隔閡並不了解雇主和阿嬤的需要,透過課程中學到翻身、移位,如何避免讓自己受傷,知道如何在床上幫阿嬤洗頭髮及擦澡,加強阿嬤肌肉強度訓練等技巧。護理師也依阿嬤的狀況,教導雅妮正確的照護知識,並製作訓後課程表,讓移工在平日也可以操作,也透過通譯人員傳達雇主希望雅妮達成的照護工作,給予實用且符合需求的指導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