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青年易受景氣影響 因應美關稅 初尋青年尋職就業 勞動部最高補助4.5萬元
【外勞社記者黃秀娟四月十五日臺北報導】近期因為美國對等關稅,恐影響勞工就業,勞動部提出4大措施因應,其中有特別提及「青年接軌職場」,由於畢業青年的職缺易受景氣影響,為使畢業青年能順利銜接職場,勞動部將提供工作崗位訓練與職前訓練,並發給尋職津貼與就業獎勵金;其中尋職津貼加就業獎勵金最高可獲得4.5萬元補助,根據統計,113年有7,333人領尋職津貼、5,554人獲就業獎勵金。
統計8成5青年3個月內就業
根據勞動部「15到29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統計,約85%青年勞工初次就業尋職時間在3個月內。「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係針對年滿15歲至29歲之本國籍初次尋職青年,未在學且未就業連續達90日以上者,參加該計畫,以1次為限,尋職津貼及就業獎勵合併最高可請領新臺幣4.5萬元。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就業服務組副組長黃巧婷表示,畢業季將近,勞動部續推「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該計畫在112年推動,113年時報名2萬15人、審核通過9,826人,7,333人領到尋職津貼、5,554人領到就業獎勵金;審核未通過多是因為已經找到工作。
黃巧婷說明,畢業後待業3個月以上的青年參加計畫完成求職準備,每月可領取5,000元尋職津貼,最高1.5萬元,初尋青年自行找到工作或是經由公立就服機構推薦,都可領取就業獎勵最高35,000元。
黃巧婷進一步說明,第一次領尋職津貼係自參加計畫之日起30日內,進行2次以上求職,並接受1次以上就業諮詢或就業輔導後,上傳2次以上求職、就業諮詢或就業輔導之紀錄,可申請5,000元;第二次則需進行3次以上求職,以及接受公立就業服務機構1次以上推介就業服務後,上傳3次以上求職紀錄,可申請5,000元;第三次則是進行3次以上求職,以及接受公立就業服務機構2次以上推介就業服務後,上傳3次以上求職紀錄,可申請5,000元。
2023年畢業的青年楷婷,在校是學習設計相關專長,由於對設計沒興趣,畢業後對就業方向感到迷惘,後來透過網路得知勞動部許多青年協助措施,參與「初次尋職青年穩定就業計畫」,透過職涯輔導、職涯體驗、興趣探索等,現在品牌電商擔任營運專員。
全國5處青年職涯發展中心
黃巧婷指出,為幫助青年順利從校園銜接職場,勞動部提供青年全方位支援,包括94場校園徵才活動與5場大型就業博覽會、客製化職涯發展服務等實體與網路服務。
黃巧婷說,青年朋友如果不知道該從事哪種工作、對未來感到迷惘時,勞動部全國有5處青年職涯發展中心提供履歷健檢、模擬面試、職涯諮詢及職場參訪等服務,幫助青年探索自我、規劃職涯方向,5月至6月將舉辦72場職涯活動,邀請各領域職場達人分享經驗,以及至多元產業領域進行參訪體驗;同時也建置了線上Youth職涯平臺(https://gov.tw/i3R),能預約視訊職涯諮詢及線上職涯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