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國假?劉世芳:一體適用需評估 行政部門持開放態度 應先凝聚共識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三月十七日臺北報導】立法院內政委員會17日審議「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法草案」,多達26份提案版本、增加國定假日天數從1日到9日不等。對於立委提案,內政部表示傾向維持現行以行政命令規範,以確保彈性,勞動部則表示需要通盤考慮對各行業影響;對於有立委建議採漸進式調整,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認同,但強調希望凝聚共識妥為規劃。
統一放假 需評估小型企業衝擊
針對多位立委提案將國定假日的相關規範,由現行「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加以法制化,立委蘇巧慧表示疑慮,她指出應先就國家制定節日或紀念日的意義達到共識,然後再決定如何紀念或放假,放假僅是其中一種,如鄰近國家如日、韓、新加坡也都依據其宗教族群等歷史文化背景制定假日。
立委張宏陸則指出,統一放假會牽扯到不同部會,國定假日仍有產業必須提供服務或輪班營運,按照法規大企業給員工加倍工資可能還能承擔,但小型企業受衝擊甚至可能歇業不做。他認為目前立法版本眾多,需要好好討論,也需要考慮全國性/風俗性或是針對特定群體的節假區別。
內政部長劉世芳回應,尊重多元族群、百工百業的節日或紀念日意見,但要不要放假事涉多元,放假牽涉到不同部門、身分別,會有不同爭點,全部放在一起會有所混亂,依現有提案版本最少增加1天假日、最多增加9天,企業和勞工有哪些影響、能否承受,立法提案並未評估。
勞動部建議 通盤考量各行業需求
勞動部次長李健鴻則表示,各行業營運模式不同,如運輸、製造業輪班,行業無法中斷營運;觀光旅宿、百貨業等在假日和例假日則仍要提供服務,不同營運模式情況下,法制化條例採全國一致,對部分行業適用上會有困難。勞動部尊重內政部職權,建議通盤考量各領域工作的需求、勞工團體期待,通盤討論。
提案法制化的立委則強調臺灣工時長、民意普遍支持增加國假。立委張智倫指出,臺灣國定假日相對亞洲鄰國少,年總工時達2030.4小時,亞洲排第2、全球排名前5。此外,也有4成民眾特休沒休完,他質疑雇主未給予薪資補償是否有罰則並落實?也詢問內政部是否有修法增加假日的規劃?勞動部是否有降低工時的規劃?
立委指6成民眾盼增國定假日
立委牛煦庭則指出,民調顯示有6成民眾希望增加國假天數,不希望的民眾只有2成,民眾談到這個議題感興趣就是希望多一點休息時間,相對於特休還有年資、看得到吃不到等狀況,國定假日強度更高。目前提案版本雖多,但總是要有不同版本提出來討論,他表示在野黨也會透過大體討論和逐條討論精簡、做法案整合,但大家關心執政黨是否有院版規劃。
劉世芳表示,行政院持開放態度,討論需要考量各部門意見,除了族群差異還有世代差距,目前為止沒有院版規劃;而今年的放假日去年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已經公布作為公部門與企業參考,希望可以和緩達成共識,不要變成朝野對立議題。她認為大多數人能接受就是共識,但不是以民粹式的想法認為放假愈多天愈好。
針對工時部分李健鴻則澄清,相關排名是以OECD國家做比較,確實還是有讓勞工有更多休息時間的努力空間,除了持續補助企業工作與生活平衡計畫,勞動部努力最低工資調整也有效改善加班工時,從2021年的46%加班降到去年的36%,針對特休沒有放,雇主未給付除了有2萬到百萬罰則,也列為勞檢的重點項目。他也強調還是要回到各行業實際工時狀況,針對營運模式以不同方式適度縮減工時。
漸進式增1、2天 較可能有共識
雖然強調不能以特定團體綁架全民、認為還七天假是政治議題,但劉世芳也同意立委徐欣瑩提出漸進式調整,若提案立委不堅持天數,比較能有共識擬定未來方向。徐欣瑩也建議,可以朝向爭取多1、2天逐步推進,參考民調贊成度較高的如勞動節統一放、行憲紀念日、教師節等,也認為民眾休閒平衡,工作上也會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