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部推動婦女再就業計畫 協助重返職場 籲婦女及雇主善用資源 4年再增14萬就業
【外勞社記者黃秀娟三月廿一日臺北報導】為協助因照顧家庭離開職場的婦女返回職場,勞動部自112年9月起推動「婦女再就業計畫」,透過自主訓練獎勵、再就業獎勵及雇主工時調整獎勵等措施,鼓勵婦女提升職能並穩定就業。截至113年,該計畫已協助3萬8,408名婦女重返職場,預計114年至117年將再增加14萬名婦女順利回歸就業市場。
已協助3.8萬名婦女重返職場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身特組長劉玉儀表示,許多女性因結婚、生育或料理家務等家庭照護責任而暫離職場,為幫助這些婦女重新融入職場,「婦女再就業計畫」針對因家庭因素離開職場180天以上的女性,提供一對一就業服務,包括就業諮詢、職涯規劃及就業促進課程等,協助她們做好回歸職場的準備。
劉玉儀指出,針對已具備專業職能的婦女,計畫提供「自主訓練獎勵」,鼓勵她們進一步精進專業技能;若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就業,則可獲得「再就業獎勵」,確保就業穩定性。此外,計畫亦設有「工時調整獎勵」,鼓勵雇主為女性員工彈性調整工時,使其能兼顧家庭與工作。
佳君過去從事國際貿易業務,因照顧孩子而離職,但再就業時發現難以勝任原本的工作。在就業服務員的協助下,她參與AutoCAD與SketchUp課程進修,成功轉職為室內設計公司
的助理設計師,重新站穩職場。
瑄蓉則是曾任作業員與小貨車司機,因育兒而離職三年。當她希望分擔家庭經濟重返職場時,就業服務員發現她擁有職業小客車駕照,剛好有幼兒園需要娃娃車司機,於是透過再就業獎勵及工時調整獎勵成功媒合。聖文幼兒園園長曾素端表示,工時調整獎勵不僅降低雇主的人事成本,也讓婦女兼顧家庭與工作,一舉兩得。
劉玉儀說明,企業提供就業機會僱用再就業婦女,有助於紓緩缺工時代人力不足的問題,也能促進婦女在工作上實現自我價值、獲得穩定職涯發展。
紓解人力不足 多元支持措施
劉玉儀進一步說明,婦女參與「自主訓練獎勵」並完成訓練後,成功就業可領取最高3萬元獎勵金;經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推介並穩定就業滿90日後,可再領取「再就業獎勵」最高3萬元。此外,雇主若提供工時調整職缺,僱用推介婦女滿1個月,每個職缺每月可獲工時調整津貼3,000元,最長可領取12個月(最高3萬6,000元)。
目前,114年上半年的自主訓練獎勵正在受理申請,申請期限至6月3日。有意重返職場的婦女可向勞動力發展署各分署提出申請,而再就業獎勵及工時調整獎勵則由各公立就業服務機構持續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