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臺商對華語能力多要求華測A2級 審計部建議提高僑生產攜華語門檻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2025年8月18日報導】僑生3+4產攜專班,培育僑生長期留臺,填補技術人才缺口;審計部指出,企業用人門檻多要求華測A2等級,新南向等專班也已調整華語能力門檻與淘汰機制,建議僑委會調整產攜專班華語文門檻。
僑生產攜專班(技高3年+技專4年)112學年度及113學年度入學人數分別為4,069人及5,723人。僑委會從112學年度起,規範申請資格為華語能力測驗(TOCFL)A1以上,或240小時學習時數;入學前、第一學期、再隔一年後舉行測驗,依結果加強華語教學。
入學後一學期 仍有15%未達A1
根據僑委會統計,112學年度9月入學前測驗,聽力及閱讀能力未達A1者超過3分之1,入學後經華語教學,1學期後測驗未達A1比率顯著降低至15%以下。
不過審計部指出,仍有部分學生未完整參與測驗;針對未達標者在今年初的第2次後側,聽力及閱讀學生分別為760人和667人,又分別有90人和106人未達標。
審計部進一步指出,以今年5月中華測會提供的僑臺商徵才資訊, 87 家企業徵求工程師等多項職務,而針對華測語言能力,除了3家企業未明確敘述、3家企業要求入門級(TOCFL A1)以外,其餘企業都要求達到基礎級(即A2)以上。
另外教育部補助的新南向產學合作國際專班,從112學年度起,也修改規定若非全英語授課班級,外國學生第2學期結束前就要達到華測A2等級,否則予以退學。相較之下僑生產攜專班的設計希望學生能長期留臺,但華語門檻並未有顯著差異。
僑委會:114學年度達A1才安排實習
對此僑委會表示,近年來臺就讀產攜專班人數大幅增加,從112學年度起華語能力報名資格就逐年趨嚴。114學年度新生入學以後,基礎訓練增加72小時華語文課程,通過華測A1才能安排實習。
僑委會也正研議修訂115學招生規範,將報名資格改為華測A1 以上,並研議增訂就讀期間未達相當級別者不得升讀之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