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國際變局與後關稅時代挑戰 卓揆拜會立院黨團 盼朝野支持特別條例
【外勞社記者黃秀娟2025年4月28日報導】行政院長卓榮泰28日率領秘書長龔明鑫、發言人李慧芝、副秘書長王貴蓮前往立法院,拜會民進黨團、國民黨團及民眾黨團,說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內容。卓揆指出,該條例不僅針對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影響,更著眼於國際局勢變化、後關稅時代「洗產地」違規轉運、資安威脅、弱勢照顧及物價平穩等多重挑戰,期盼朝野共同支持,提升國家韌性。
十項措施強化產業與就業韌性
卓榮泰強調,上週(4月24日)行政院已通過草案,範圍較先前公布的「9大面向、20項措施」更廣,並將總預算金額提升至4,100億元。他說明,特別條例聚焦於「支持產業」、「安定就業」、「照顧民生」及「強化韌性」四大主軸,共計十項具體措施。為協助產業因應美國關稅及國際貿易秩序變動,政府已於4月4日提出包括金融支持、降低行政成本、開拓市場及租稅優惠等政策,原編列880億元。此次特別條例則新增50億元至930億元,助力產業設備汰換升級,並擴大內需市場。
重視民生福祉 編列1,670億元
在「照顧民生」方面,卓榮泰表示將投入1,670億元,涵蓋高等教育人才培育(200億元)、因應物價負擔(1,000億元)、撥補勞健保(300億元)、弱勢協助(120億元)及老屋修繕(50億元)等。在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育部分,因應未來產業結構及世界貿易秩序重整挑戰,臺灣更需要延攬及留任更多國外優秀年輕人、支持更多產學合作,並協助學校提升教學研究的設備水準,增進學校整體校務經營。
在因應物價降低民眾負擔方面,為照顧民生、穩定物價及維持產業競爭力,政府採取緩漲電價策略,卓榮泰指出,台電因俄烏戰爭導致燃料成本高漲,累積虧損至4,229億元。有鑑於此,卓榮泰強調,政府此次在特別條例中,將編列預算1,000 億元挹注台電公司,以健全台電財務結構、平穩物價。
卓榮泰說明,政府此次亦撥補勞保100億元、健保200億元,總計300億元,延續「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的精神,加強對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的生活補助。同時,面對超高齡化產生「人屋雙老」社會現象,此次特別條例亦補助強化獨居老人關懷服務計畫,提供獨居老人更多生活上的關懷照顧,同時也協助進行老屋重建,改善獨居老人生活環境。
協助弱勢族群 延續經濟成果共享
在「強化國土韌性」方面,卓榮泰指出,特別條例將投入1,500億元,用於整建國軍庫儲設施、增加巡防艦艇數量、更新設備及擴建偵蒐系統,嚴防「洗產地」違規轉運。同時,政府將建置國軍共同協作平台與雲端資料中心,提升國家資通訊安全基礎。
此次拜會中,國民黨團與民眾黨團分別就特別預算編列、台電補貼及對美談判等議題提出意見。卓榮泰逐一回應,未來特別條例通過後,將分3年編列特別預算,全數移用以前年度歲計賸餘支應所需4,100億元預算,不會舉債,並先編足第1年經費。
產業憂慮電價與關稅雙重壓力
關於挹注台電資金,卓榮泰指出,經與產業界座談,業界普遍擔憂電價與關稅雙重壓力,政府對於新的能源技術,會採取開放態度面對,但現階段的傳統核能,無法立即解決目前產業界所面臨的問題,因此政府選擇以財務挹注方式穩定電價,協助產業永續經營,減輕民生負擔,避免能源成本波動對經濟造成衝擊。
針對臺美談判進展,卓榮泰提到,雙方已於4月11日啟動首次視訊會議,討論對等關稅、非關稅貿易障礙及出口管制等議題。其中有關出口管制部分,其涉及「洗產地」違規轉運及低價傾銷等事項,將加強海域監偵。卓揆強調,爭取國家最大利益、維持產業界國際競爭力、維護國人食品安全及交易市場秩序,並兼顧國際標準與科學證據,一直是我對美談判團隊所堅持的原則,未來在談判交涉過程中,希望能取得最低限度、最合理且低於我國競爭國家的關稅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