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產業人才 外籍專才已許可7萬人
【外勞社記者楊孝慈三月二十日臺北報導】「產業五大要素優化政策」於110年12月7日正式核定,針對土地、人才及勞工等五大產業要素進行全面優化。人才、勞工部分,截至113年外國專業人才已許可約7萬人,並透過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留用技術移工,滿足產業需求。
國發會表示,因應2050淨零排放目標,各部會將配合國家2050淨零排放路徑規劃,從五大產業要素著手,積極協助企業制定減碳策略,提供所需支援,共同加速產業綠色轉型。
土地要素部分,為解決北部用地缺口,工業區立體化更新措施自108年至113年新增樓地板面積(容積獎勵部分)約16.96萬平方公尺,新增投資金額562.61億元。媒合一條龍服務109年至113年,已協助成功媒合廠商計168家,面積244.15公頃。此外,與台糖公司合作開發產業園區,嘉義中埔、水上、臺南新市及北高雄園區,共釋出155.51公頃。
優化人才和勞工要素部分,截至113年外國專業人才許可已達5.3萬人,以及外國特定專業人才許可約1.7萬人,當中包含就業金卡1.2萬人,合計7萬人,較106年底外國人才專法施行前的3萬人,呈現倍數成長。110至113年推動「投資青年就業方案」協助逾80萬名青年就業;各式農業人力團運用計提供農業勞動力服務逾120萬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