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不肖業者「假承租真棄置」環境部提醒出租應謹慎、定期巡視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三月廿五日臺北報導】針對土地、倉庫或廠房出租時,環境部環境管理署提醒,應謹慎審查承租對象及用途,並在出租後定期巡視,以防止不肖業者藉「假承租,真棄置廢棄物」手法從事違法行為。出租人若未妥善管理,可能依法需負清理責任。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北區環境管理中心與新竹地檢署、內政部警政署保七總隊第三大隊北區中隊及新竹市環保局組成專案小組,日前成功破獲一起重大環保犯罪案件。該犯罪集團於新竹市香山區海埔路農地非法棄置大批廢棄物,新竹地方檢察署偵查終結後,依違反《廢棄物清理法》對舜○股份有限公司等4間公司及孫姓負責人等8人提起公訴,並沒收犯罪所得。
謊稱用途、合法手法屢見不鮮
新竹市環保局於112年3月14日發現香山區海埔路農地圍籬遭破壞,內部堆滿大量不明廢棄物,遂通報北區環管中心協助查察,並立即報請新竹地檢署偵辦。專案小組經蒐證及採樣,發現現場有營建廢棄物、廢漆渣、污泥等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
調查發現,舜○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孫姓男子於110年10月22日承租該農地,對外謊稱從事農業耕種,實則與禾○○實業有限公司合謀,以禾○○公司名義對外宣稱是合法廢棄物再利用廠,進行非法廢棄物收受與棄置。非法棄置物品包括污泥、桶裝廢液溶劑、廢木材棧板、營建混合物、剩餘土石方、廢棄傢俱、廢石棉瓦、拆解車輛、生活垃圾等,嚴重影響環境安全,並從中牟取暴利。
未妥善管理 出租人可能需負清理責
新竹市環保局發現非法棄置行為後,曾要求孫姓負責人清理廢棄物並加強防範,但該地點仍持續遭到棄置大量事業廢棄物,導致國土環境進一步惡化。專案小組深入追查後,掌握舜○公司等4間公司及孫姓負責人等8人的涉案證據,最終將全案移送新竹地檢署偵辦。經檢方偵結,決定對被告提起公訴,並求處重刑,以遏止類似環保犯罪行為。
環境管理署呼籲,若發現非法棄置廢棄物情事,請立即撥打公害陳情專線0800-066666通報環保單位,共同打擊不法行為,維護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