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公告首波災害救助 加速農民復建 農業部公告首波災害救助 加速農民復建 為協助農漁民儘快恢復生產,農業部公告嘉義縣市及臺南市的農產業稻米除外之全品項、嘉義縣及臺南市的竹筍,以及臺南市安南區、將軍區、北門區與嘉義縣東石鄉、布袋鄉的在漁港區域漁船(筏),辦理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與低利貸款。針對災情嚴重品項如臺南市的文旦及酪梨,以及嘉義縣市的酪梨等品項,直接公告得免現勘,以加速流程。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鼓勵學生從農 農業部提供高額獎勵 農場可申請指導費 鼓勵學生從農 農業部提供高額獎勵 農場可申請指導費 為加速農業新生代人才培育,農業部辦理「獎勵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從農輔導方案」,114學年度與35所學校合作,除鼓勵學生於就學期間進行職涯探索外,並提供參與方案的優秀學生獎勵金與獎學金,最高每學年可領取3萬元。方案自推動以來,迄今已有超過3,700人次完成農業職涯探索並領取獎勵金,以及超過2,200位農場或農業經營者,協助指導並強化學生各項農業實務經驗。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深化農業合作 農業部推外國青農實習 以印、菲兩國居多 深化農業合作 農業部推外國青農實習 以印、菲兩國居多 為促進臺灣與國際農業技術交流及合作,農業部與印尼和菲律賓等國家簽署「外國青年農民來臺實習計畫」合作協議 ,透過為期1至2年的農場實習,讓外國青年農民學習臺灣農業技術及經營管理能力,並深化國際間農業夥伴關係。自108年推動以來,截至今年4月底,共有525名外國青農分別至臺灣各農業重鎮進行實習,包括299名印尼籍及226名菲律賓籍,其中11名來自印尼的青農,投入臺東果樹、蔬菜及茶產業,實地學習臺灣的農業生產模式及技術。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深化交流 近600名外籍青農完成培訓 促進雙方農業合作 深化交流 近600名外籍青農完成培訓 促進雙方農業合作 為促進我國農業產業發展與國際間農業交流,農業部持續推動「外國青農在臺實習計畫」,由我國農場提供農業實習機會,讓印尼及菲律賓兩國的青年農民,透過「做中學」方式,加強農業經營實務能力及經驗。第四梯次共有57名印尼實習生,日前舉辦結訓典禮,截至目前已有582位外國青農完成培訓後返國。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從事林業移工 雇主依法辦理勞保與災保 從事林業移工 雇主依法辦理勞保與災保 勞動部指出,從事林業之自然人雇主,如有引進移工,可持由農業部核發「林業工作申請引進外籍移工之雇主資格認定」函,向勞工保險局申請成立投保單位,為所僱用的移工辦理參加勞工保險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春節前後出入境增 持續擴大邊境檢疫 行李、郵包100%查驗 春節前後出入境增 持續擴大邊境檢疫 行李、郵包100%查驗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日前召開會議,針對春節前邊境各項防範非洲豬瘟強化措施以及國內防疫整備工作進行盤點及討論。農業部防檢署表示,今年長達9天的農曆春節年假,預期出入境旅客大量增加,各邊境查緝機關將持續執行各項防檢疫強化措施,包括加強旅客行李、國際郵包查驗,並針對移工、新住民、僑生等族群加強外語宣導,避免因違規攜入含動物產品而受罰。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農業部新政上路 放寬災害補助、提升公糧收購 農業部新政上路 放寬災害補助、提升公糧收購 農業部今年1月數項新政上路,包括修正「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以便更符合實際復耕復養需求;並且推動「糧食產業全面升級計畫」,調整公糧收購方案。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強化漁業人權 不分境內、外聘僱 將提高失蹤死亡慰問金 強化漁業人權 不分境內、外聘僱 將提高失蹤死亡慰問金 農業部10月9日於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在提升漁民福利及漁業人權方面,農業部已提出「漁民海上作業保險及救助辦法」,在漁民海上作業失蹤及死亡慰問金部分,後續將整合本、外籍船員,無論境內聘僱或為遠洋漁業身份,最高金額將提高至20萬元,規劃於11月底前公告。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農業移工1.2萬人 年底前配額將用完 陳駿季:爭取增額至2萬名 期順利銜接 農業移工1.2萬人 年底前配額將用完 陳駿季:爭取增額至2萬名 期順利銜接 農業移工開放增至1.2萬人,截至113年5月底止,已引進逾七成,共計聘僱8,505人,以畜牧、外展農務及農糧最多,農業部預估,今年底所有員額將全數引進完畢。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將向勞動部爭取增加開放員額至2萬名,目前已啟動機制,最快7月就會向勞動部提出,希望年底就能順利銜接,不會有空窗期。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